Peter Deng: AI & Product Insights
当全球神化AGI时,Peter Deng以深厚实践经验,揭示了技术、产品与人类角色间被忽视的深层关联。他认为,超级智能的本质并非自动化一切,而是激发人类前所未有的创造力与组织力。
洞察 01
从“终极解法”到“人类激发器”
AGI并非包罗万象的“终极解法”,其真正价值在于激发人类潜能,而非简单替代。这需要人类的“苦功夫”去驾驭和转化。
AGI只是解决问题的“必要条件”,而非“充分条件”。大量价值的实现,仍需建设者付出“苦功夫”,将这种“新能源”转化为人类能用的产品。
Peter发现儿子接触AI后,大脑开始“重新连接”。未来,学会提问将成为区分不同工作种类的关键能力,AI将让大脑腾出精力进行更复杂的思考。
类比:计算器普及后,人们并未停止数学运算,而是进行更高层次的数学运算。
“语言深刻影响思维方式。” LLM的突破印证了语言中蕴含的人类思维浓缩。用词不当可能导致误解和执行偏差,因此,语言不仅是沟通工具,更是产品和系统的边界定义者。
洞察 02
从技术到系统与数据飞轮
AI时代,产品竞争的护城河已从单一技术突破转向完整的系统链条,尤其强调专有数据和细致入微的产品工艺。
最有价值的科技公司,常是将现有技术与人类需求结合,通过艰苦的运营和系统构建成功。产品本身的“像素”有时不如整体体验重要。
案例:Uber的成功并非发明GPS,而是其背后的运营系统。
数据飞轮
模型
Agent
工作流
专有数据
掌握持续产出专属数据、深度嵌入垂直工作流的闭环。
即使面对巨头,初创公司仍能凭借“超出了巨头产品的一定水准的产品技艺”和“令人愉悦的小细节”脱颖而出。最终决定胜负的仍是“最好的工作流程”和“最好的产品”。
洞察 03
系统化加速与团队“产品化”
从产品市场契合到大规模增长,需要从“快速迭代”转向“系统化构建”,并将团队本身视为一个需要精心设计和衡量的“产品”。
1-100阶段需要“慢下来才能更快”,通过“提前思考好几步棋”来构建可扩展的系统,带来超高速增长的“重力加速度”。
不仅仅是拉动数据,更重要是迫使团队“衡量一切”,发现未记录的数据,从而揭示产品运营的真相,重塑团队DNA。
理想团队是“复仇者联盟”模式:由拥有不同“超能力”、价值一致的人组成,通过健康的辩论和张力推动产品前进。
洞察 04
识人、用人与“成长型思维”
卓越的领导力在于将团队视为“产品”般精雕细琢,赋能团队成员发挥优势,实现自主驱动和持续进化。
6
“如果六个月后我还得告诉你该做什么,那就是我招错人了。”
此原则是对候选人主动性、判断力和信任的深刻考量。
通过一个核心问题来识别:
“请回忆你犯过的一个最大错误——越痛苦越好。告诉我那是什么错,后来这件事怎么改变了你的思考和工作方式?”
领导者应帮助员工“发挥优势”,而非强行适应现有模式。同时,高效的向上管理是:
1. 先说你会去做这件事 (校准目标)
2. 去做这件事 (透明进展)
3. 再说你已经做完了 (认可成果)
AI是人类潜能的放大器: 其终极价值是激发创造力与组织力,将人类从重复工作中解放。
系统与数据是真正护城河: 成功建立在精细系统、专有数据飞轮和深度嵌入用户工作流的能力之上。
领导力是构建“超级团队”的艺术: 将团队视为产品,追求成长型思维,赋能个体,构建能自主进化的组织。
Peter Deng的分享,是对“人类在技术洪流中何去何从”的深刻反思。他告诉我们:无论技术如何发展,真正的解法,始终藏在人类的意图、语言、节奏与行动里。当所有人都在追逐技术本身时,他却看到了技术背后的“人”,以及那些看似“无趣”却至关重要的“苦功夫”。这或许正是他从容面对AI时代不确定性的终极智慧。